總值班: 189-5622-0866

      總院: 0562-2898175

      長江路院區(qū): 0562-2871885

      南山院區(qū): 0562-2168888

      【史鑒】元張養(yǎng)浩的《三事忠告》

      發(fā)布日期:2023-01-18 16:16:11 瀏覽次數(shù):1866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wǎng)站

         《三事忠告》是元代政治家、文學家張養(yǎng)浩所著的《牧民忠告》《風憲忠告》和《廟堂忠告》的總稱,是中國古代官箴書的代表。“牧民”在此指的是治理人民;“風憲”意為法律風紀;“廟堂”是古代帝王祭祀、議事的場所,用于代指朝廷?!度轮腋妗芬簿褪菍Φ胤焦賳T、監(jiān)察官員和中央官員由衷的勸告。

        張養(yǎng)浩是元朝著名的散曲家,代表作有《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他一生中歷經(jīng)元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順帝、文宗八朝更替。因為這些皇帝在位的時間較短,所采用的政策和治理方式也各有不同。政治理念的斷斷續(xù)續(xù)和混亂,使得國家的統(tǒng)治總是處于一種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張養(yǎng)浩一心一意為國為民,不管是在地方上,還是在朝堂上,他都是一身正氣、嚴以律己、處事果斷,被稱為一代好官。民國時期,蔡東藩在《中國歷代通俗演義》系列叢書《元史通俗演義》一書中,曾兩次提及張養(yǎng)浩,并稱贊其忠于職守、鞠躬盡瘁的敬業(yè)精神。

        張養(yǎng)浩是一個正直的人,他把自己的官場經(jīng)歷記錄在一本書中,希望能夠告誡當下時代和未來的官員們不論官階等級要立志做一個好人、一個好官。題目為“忠告”,可見作者的誠意和殷切的期望。

        《三事忠告》到底包含了怎樣的內(nèi)容?拿其中的《治官如治家》為例簡單介紹一下。

        治官如治家

        治官如治家,古人嘗有是訓矣。蓋一家之事,無緩急巨細,皆所當知;有所不知,則有所不治也。況牧民之長,百責所叢,若庠序,若傳置,若倉廥,若囹圄,若溝洫,若橋障,凡所司者甚眾也。相時度力,弊者葺之,污者潔之,堙者疏之,缺者補之,舊所無有者經(jīng)營之。若曰:彼之不修,何預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為?此念一萌,則庶務皆墮矣。前輩謂:公家之務,一毫不盡其心,即為茍祿,獲罪于天。

        這段文字的含義是:

        治國如治家,這是古代人經(jīng)常說的話。家里的事不管是急是慢都要清楚明了,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那就是管理不力。而且,處理民眾之事需要融合各類職責于一身,比如學校、驛站、糧草儲備、刑獄案件、水利建設、修建橋梁、修建堤壩等。應該觀察時機、權(quán)衡力量,適時地采取行動。發(fā)現(xiàn)破爛的就需要立即修復,污穢的立即清理,堵塞的立即疏通,缺少的立即修補,以前不存在的要想辦法去建造。若以為是前任官吏所遺留的問題,有了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錯誤思想,不加以治理,用不了多久你就會被另一個人取代,你又何必如此為難自己呢?一旦有了這個想法,作為官員就再也沒有任何的用處了。因此,前輩經(jīng)常會說:“在公事上,稍有疏忽,就是沒有功勞還接受報酬,這個人就會受到上天的懲罰?!?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三事忠告》中所蘊含的治理政務的哲學深意在現(xiàn)代仍然具有啟迪和借鑒意義。

        首先,從政者要提高修養(yǎng),保有浩然之氣。

        張養(yǎng)浩受家族尚儒風氣的影響,一生信奉儒家思想,始終秉承著廉潔奉公的孔孟之道從仕做人。此外,他還在儒家思想的基礎(chǔ)上,對從政者個人修養(yǎng)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在《三事忠告》中,張養(yǎng)浩認為做官之人,要戒貪、愛民、省事、先勞、存恕、自責、禮賢下人,這樣才能“確乎有所守,而不奪于勢利”。即將要做官的人,要心存仁義禮智,并保有“浩然之氣”,這是從政者必須具備的基本內(nèi)在素養(yǎng)。

        關(guān)于如何保有“浩然正氣”,張養(yǎng)浩提出了“反省內(nèi)求”的觀點,即要做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赌撩裰腋妗返拈_篇曾談到了“省己”:“命下之日,則拊心自省?!?

        在反省內(nèi)求的具體行動方面,張養(yǎng)浩認為要做到慎獨慎思和博學力行。慎獨慎思是反省內(nèi)求的基本方法,尤其是慎獨,不僅用于修身,更是被沿用至為官之道上。從政者保持慎獨,可以更加公正嚴明地處理政務,而如果在慎獨的同時,又勤而好學,則會以“道德、政事名于天下”。

        其次,從政者要首重自律,工作兢兢業(yè)業(yè)。

        張養(yǎng)浩認為做官要首重自律,他有自己所奉行的自律標準:“夫所謂嚴,如處子之居室,一行,一止,一語,一默,必遵禮法,厥德乃全。跬步有違,則人人得而訾之?!彼J為凡從政者要始終保持自律、自勉,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如此,才能使國家的政治環(huán)境與風氣保持健康向上的勢態(tài),形成良性發(fā)展。

        此外,張養(yǎng)浩還認為:“己勞則民逸,己逸則民勞,此必然之理也。憚一己之勞,而使闔境之民不靖,仁人君子其忍爾乎?”即從政者應有“先勞”之心,想百姓之所想,勤政愛民,在政務上兢兢業(yè)業(yè),毫不懈怠。此道是為政者精進自我的根本。

        再次,從政者要舉賢愛民,能夠深謀遠慮。

        在選拔人才的方面,張養(yǎng)浩有自己的方式方法,他說:“詢諸人則知之,察其行則知之,觀所舉則知之?!币馑季褪牵梢韵茸稍儎e人,讓他們推薦心中合適的人才,然后自己再進行觀察,既要觀察推薦之人的德行,也要觀察舉薦之人的品行,最后再對這個人的才能和德行進行綜合評價,如果符合采用標準,就可以任用。

        在愛民方面,張養(yǎng)浩認為官員既要重視百姓的生活,更要采取利民便民的政策,從而保證百姓的利益。如果每個官員都能嚴格做到這兩點,那么就可以實現(xiàn)天下大治。

        最后,從政者要團結(jié)協(xié)作,做到胸襟廣闊。

        張養(yǎng)浩說,同事之間“共署聯(lián)事,一人努力而前,則余者皆當輔相以成其志。茍彼前我卻,彼行我止,動焉而不相隨,語焉而不相應,則事功之成者能幾”。這句話說明了和睦與協(xié)作的重要性。不可否認,在共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各種分歧,這就需要從政者具備廣闊的胸襟,遇到事情要先自己反省、自我批評,做到“是則歸人,非則歸己;聞譽則歸人,聞毀則歸己”。這樣,才能上下一心,眾志成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事忠告》這三部分最初是單獨使用的。明洪武二十二年,廣西按察司僉事黃士宏將這三本書合刊為一冊,總題為《為政忠告》,后改為《三事忠告》,從此便風靡全國,廣泛傳布。明人張綸在《林泉隨筆》中如此評價《三事忠告》:“張文忠公(張養(yǎng)浩死后謚文忠)《三事忠告》,誠有位者之良規(guī)。觀其在守令則有守令之式,居臺憲則有臺憲之箴,為宰相則有宰相之謨。醇深明粹,真有德者之言也?!薄端膸烊珪偰刻嵋分幸矊ζ溆兄浞挚隙ǎ骸捌溲越郧袑嵔恚簧嬗谟亻?。蓋養(yǎng)浩留心視政,舉所閱歷者著之,非講學家務為高論,可坐言而不可起行者也?!薄度轮腋妗凡粌H在國內(nèi)盛行,還流傳到了日本等國,也都受到了極大的推崇。

        大家都認為,《牧民忠告》是張養(yǎng)浩擔任堂邑縣尹時所著,《風憲忠告》是他任監(jiān)察御史時所著,《廟堂忠告》是他任參議中書省事時所著。換句話說,《三事忠告》并非張養(yǎng)浩夸夸其談的濫調(diào)文章,而是他對自己多年從政經(jīng)驗的感悟和總結(jié),是他嘔心瀝血的作品,這本書中有著深入研究和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作為根基。再加上張養(yǎng)浩本身就是位文學家,書中邏輯清晰、表達簡潔、微言大義,讓人百讀不厭,愛不釋手。

        由此可見,《三事忠告》是為官行政中不可或缺的必讀之物,這也是時至今日,該書仍備受推崇的原因所在。

      伊人久久丁香狠狠色,亚洲成a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国产a级片免费看,中文字幕人妻痉挛按摩在线 亚洲国产系列久久精品99人人